你的位置:首页 > 金融研究 > 金融研究

金融科技生态建设亟需良性发展

来源:金融电子化      发布者:admin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3/18 12:09:55

2020 金融科技热点展望 


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全球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传统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


在“2020年的金融科技热点展望”中,我们重点选取了“打赢扶贫攻坚战,开启小康新时代”“强化科技监管,化解金融风险”“LEI赋码驶入快车道”“基础架构分布式转型速”“开放银行:乘风而起,驭势笃行”“‘5G+’让金融更智慧”“标准化引领区块链‘链’向未来”“趋利避害,防范新技术风险”“金融科技生态建设亟需良性发展”等话题进行预判分析,精彩内容将陆续推出,请您持续关注!


本期为系列专题第九篇“金融科技生态建设亟需良性发展”。


文 / 本刊记者 李明富


当前,金融行业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无科技不金融”成为行业共识。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行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优化并创新了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及业务流程,提升了金融服务能级。良性生态圈是金融科技持续发展的源泉与沃土。过去几年里,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内金融机构一直在不遗余力地积极推动科技生态建设,初步构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那么,进入2020年,国内金融机构在科技生态建设中如何深入推进、良性发展?


金融科技生态圈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圈战略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化+对外合作”,实现生态圈的精髓,是通过“场景+金融”的方式服务客户端到端的金融相关需求,金融机构需逐步做出四大改变,包括打造行业专业化、重视端到端客户体验、推动业务条线紧密联动、拥抱敏捷创新的互联网文化。


麦肯锡认为,生态圈是行业价值链各环节参与者聚合成的广泛、动态的联盟。对于银行而言,生态圈的精髓是通过“金融+场景”的方式服务客户端到端的金融相关需求。银行从客户潜在痛点出发,挖掘一系列解决客户痛点的场景和机会点,从而将金融产品全方位、无缝插入客户旅程端到端的相关场景中,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


生态圈主要从四个方面改变银行传统的运作模式:一是从所有行业面面俱到,到寻求行业专业化、做深做精几个行业、做出行业特色,成为行业专家。生态圈模式对于行业开拓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的要求,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禀赋与行业前景,深耕几个优势行业,以最大化价值。二是从以销售和产品为出发点、疏于客户精细化运营,到重视客户体验的端到端整体运营。要求银行优化客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基于数据精准描绘客户画像,基于客户画像和生命周期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三是从相对独立运作的业务条线,到零售、对公等业务条线的紧密联动。各业务条线围绕产业上下游相关方的痛点和需求合力创造价值。四是从传统保守的风控文化,到与创新敏捷的互联网文化有机结合。在秉承风控意识的前提下逐步开放思维,通过设置创投基金、与互联网公司员工换岗体验、推动敏捷组织模式等一系列方式来激发互联网精神。


金融业加速推进科技生态建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工商银行把握金融科技发展大势,积极打造银行开放智慧新生态。2015年起围绕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等全新技术体系框架启动IT架构转型。2017年组建七大创新实验室,全面实施智慧银行ECOS工程建设。2019年5月8日在雄安设立成立科技子公司,重点聚焦行业客户、政务服务等金融场景建设,打造“雄安智慧民生服务平台”,与宁夏政府合作发布上线“我的宁夏”APP,向同业客户输出工行反洗钱产品。11月4日组建金融科技研究院,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前瞻性研究,积极引入外部智力资源,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科技的战略储备和应用,加快从金融科技的“应用者”向“研究者、创新者”转变,构建形成了“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新格局。11月8日正式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构建开放生态、打造智慧金融、布局智能科技。12月31日在北京发布新一代智慧银行旗舰店,推动金融、科技生态融合共进,深化线上线下协同融合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中国平安作为国内一家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一直非常重视金融科技生态建设。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平安金融科技公司,积极践行“科技引领金融”战略,并于2009年设立平安科技创新研究院,立足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大数据、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多个科技前沿领域开展课题研究。2011年,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与传统金融迅速融合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中国平安全面布局非传统金融业务,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财富管理、健康管理和生活管理的社交金融服务平台。2013年,互联网金融业务兴起,中国平安贯彻“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理念,大力推动各大创新工程,将金融服务融入客户“医、食、住、行、玩”的生活场景,建立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平台,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目标,促进非金融服务用户和金融客户间的相互转化和迁徒,达到“三留”和“五增”。到了2018年,中国平安开展“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通过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及区块链等五大核心技术支撑“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建设,深度聚焦金融科技和医疗科技两大领域。对内加强场景应用,助力业务降本增效,强化风险管理,打造客户极致体验,提升业务竞争力;对外输出创新科技及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业整体科技水平提升。


除了工商银行和中国平安,其他金融机构在深化与科技公司的战略合作,借助外部资源对自身技术研发、风险管理、精准营销等方面持续赋能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


金融科技生态良性发展面临两大挑战


目前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服务正在朝着以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为基础的“智慧金融”方向迈进,金融科技愈发成为推动中国金融业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几年里,虽然国内金融机构在科技生态建设推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良性发展中的问题与困惑。


毕马威中国合伙人黄灏认为,金融科技生态在2020年将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金融科技生态治理,尤其是金融数据治理的问题将日益引起监管及行业的重视。早在2018年5月,银保监会就已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从数据治理架构、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价值实现、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据管理活动;在2019年12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现场检查办法(试行)》,要求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加强数据治理。按照监管数据要求,完成检查分析系统所需数据整理、报送等工作,保证相关数据的全面、真实、准确、规范和及时,并要求银保监会对银行保险机构的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等工作加强监督检查。随着2019年10月,一些大数据公司因“违规爬虫”被查,金融机构与第三方大数据公司、Fintech公司的合作的合规性问题也引起公众的关注。2020年1月13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点名25款应用,其中包括6家银行的应用,问题多数涉及“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目前据悉部分银行开始计划自查大数据来源,以及对外数据接口的合规性。但金融机构要检查合作的第三方公司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接口的合规性,无论从法务上还是从技术上对金融机构及其生态伙伴都是一个新问题,需要监管和行业领先实践的操作指导。金融机构应从金融生态治理的高度,把握合规底线,积极探索同第三方开展数据业务的合规管控模式,管控好风险,为健康发展金融科技生态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金融科技生态运营。当金融机构开展大规模的科技生态产品开发、建设之后,就进入了全面的产品运营服务阶段和迭代创新阶段。金融机构凭借科技优势、客群优势和品牌优势,通常期望在生态业务创新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不同生态领域对于客户服务的多样性和专业性的要求,金融机构在监管范围内能够面向客户提供的“非金融”生态服务非常有限,且金融机构的业务部门也缺乏足够意愿和专业能力来提供金融服务以外的有竞争力的客户体验、满足客户要求,这也是多数银行APP中,非金融应用的用户活跃度和黏性不高的原因。但是产品整体运营的好坏直接决定金融机构辛苦打造的“生态圈”对外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在垂直领域中领先的产品运营平台,往往会有多家金融机构为了同其合作而开展相互间的激烈竞争。由于金融业务产品本身的同质化,最终还是会出现金融机构间以价格优惠等措施从大的合作平台吸引流量,创造金融交易的机会。为减小对专业产品运营平台的依赖,大型金融机构纷纷设立金融科技公司,以期能逐步构建起独立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能力。但目前来看大部分这种类型的公司仍旧着重于系统开发。在产品运营方面,还有待明晰企业经营定位和能力培养,需要参考垂直领域的领先平台的较佳实践,打造有自身特色的产品运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