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金融创新 > 金融创新

千阳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者:admin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10/24 11:13:04

  “多亏了农商行这笔资金,帮我解了燃眉之急!”“没想到农商行的支农惠农政策这么好,合作社壮大发展没问题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我们贫困家庭贷款不难了!”……深秋时节,行走在千山大地,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金融惠农的好处。

  作为扶贫攻坚系统中的强力引擎,金融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重要路径。千阳县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研发拓宽信贷模式,建立起政府主导、人行牵头、职能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千阳县实情的金融扶贫之路。

1 贴息贷款帮扶脱贫

  对于贫困户来说,有了致富门路,最愁资金难。县人行有关负责人说,农民贷款难,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创新不够、服务不完善。为此,2015年千阳县在宝鸡市率先设立1000万元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担保基金,按照1􀏑10的放大倍数,各承贷金融机构向有意愿发展产业、有能力发展生产、有条件发展经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按照5万元和100万元的额度,发放两年以内生产性贷款,政府分别按照年利率7%、5%进行贴息。今年千阳县又将涉农企业扶贫贴息贷款额度提高到500万元,县人行争取扶贫再贷款额度1亿元,支持县农商行扩大扶贫贷款投放。截至2016年9月末,各涉农银行业机构已向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692笔3434万元。

  今年初,千阳南寨镇闫家村刺绣专业合作社从县农商银行获取扶贫贴息贷款30万元,有了这笔贷款,合作社对吸纳的20户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目前贫困户已开始刺绣加工,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2 创新信贷模式助农增收

  针对不同扶贫对象,千阳县金融机构研发出了金融扶贫农户贷、产业贷、安居贷、小康贷等信贷产品,形成了具有千阳特色的“四种模式”,即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农户贷”、“安居贷”,扶持贫困户发展;针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产业贷”,促进贫困户增收;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小康贷”,带动贫困人口致富;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助推脱贫攻坚。

  千阳县水沟镇英明村天力德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的一家野菜加工企业,周围村农民每年采摘野菜增收,是贫困户增收群众脱贫好门路。今年企业扩大规模建设山野菜加工生产线和储藏冷库,县农商银行给发放了贷款300万元,支持企业使25名贫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带动了贫困户增收。

  目前,千阳县金融机构已向贫困户发放“农户贷”601笔2722万元,发放“安居贷”86笔382万元,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为11户种植大户发放贷款83万元,试点贷款达到363万元。

3 形成金融扶贫强大合力

  为打消贫困户“不敢贷、贷不起”的思想壁垒,千阳县开展金融扶贫评级授信,今年4月该县张家塬镇的30户群众领到了150万元金融扶贫贷款,县财政投入500万元建立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担保基金,撬动金融资本5000万元用于支持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发展。

  为破解“三农”融资难,千阳县人行、农商行与县委组织部、扶贫办联合推行“四方联动”工作机制,金融机构将金融扶贫意向书交付村党支部(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组;村党支部(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组经过摸底调查,及时将有意向的贷款信息反馈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充分听取反馈意见和建议后,进行贷款调查、审批和发放。

  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15个,布放POS机、E终端等自助设备403台,实现了助农服务镇村的全覆盖,围绕“互联网 ”大文章,全县首批28家“店铺管家”已全部上线;“居民健康卡”等金融IC卡在医疗领域推广应用,“一卡通”满足了农民各项惠农补贴的发放。在千阳县,各保险机构相继推出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小麦、玉米、奶牛等特色农业保险,推广低保、五保、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的意外保障制度,形成了金融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