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金融生态

李庚南:金融如何解企业复工复产之忧?

来源:admin      发布者:admin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3/16 17:24:39
全面的复工复产尚在路上。金融机构扶持的视野应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站在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以核心企业为抓手,搭建自身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庚南


本文作者介绍


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随着分区分级疫情防控的推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已成为阻击疫情的第二战场,“两手抓、两战赢”已成为各地政府疫情防控的坚定信念。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目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除湖北省外,目前全国其他地区均已按下了复工复产键。截至2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达到85.6%。


但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效应正渐次释放,反映为供需两端明显收缩,与复工复产相匹配的指标出现明显背离。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5.7%,比上月大幅下降14.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这表明,已开工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有所下降,制造业生产活动收紧。


显然,全面的复工复产尚在路上。我们所看到的复工复产或许与我们真正追求的复工复产还存在较大差距,差距所在即产能利率用的恢复程度。员工是真复工还是假复工,企业是真复产还是假复产,数字化、指标化的复工复产率或许会遮住我们的双眼,却掩不住企业的真实感受。


实际上,不少先行复工复产的企业,虽说形式上已复产复工,但所谓的复工更多地是员工返厂,返厂却未必真正有“活”干;企业机器马达虽已转动,但却无法也不敢开足马力,产能难以恢复。企业“没批准复工,我睡不着;批准复工没员工,我也睡不着;现在复工,我更睡不着了。”这或是当下诸多已复工企业复杂心态的真实写照,正所谓“复产解愁愁更愁”!


忧从何来?


已复工企业的忧虑除了前期因工资、租金、利息等刚性支出与现金流匮乏对比所形成的流动性压力外,更多地受到来自产业链、供应链失衡的制约:


一是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慢,导致订单制约。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复工复产的步调不一致,下游企业减少、取消订单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导致一些企业订单减少甚至没有订单。这种状况将导致已开工的企业员工复工却无工可做,而工资、租金、水电费等费用不减,徒增企业财务压力。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被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贸易、旅游等方面采取的限制,或导致部分企业停工停产无法按时按量完成订单,或出现部分采购商借故解除合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PMI分项指数,新订单指数为29.3%,较上月下降22.1个百分点。外部需求也出现收缩,新出口订单指数为28.7%,较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


二是下游企业面临受下下游企业、消费终端的制约。回款缓慢,导致企业复工复产后销售现金流干枯,有产出而无流入;无流入而惧怕产出。本次受疫情冲击最直接的企业当属住宿餐饮、旅游服务、交通运输、娱乐等行业。在疫情严控措施下,线下消费市场近乎停摆的。虽然疫情下,“非接触式消费”概念悄然而起,但一些非常传统的行业及产品销售一时还很难适应,总体反映为终端消费市场萎靡,进而通过供应链传导至上游的经销商、企业。反映为PMI分项指数采购量指数为29.3%,较上月下降22.3个百分点。


三是上游企业复工复产慢,原材料供应断链,形成供应端制约。由于上游企业复工复产慢,导致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跟不上,或出现延迟交货等情况。特别是上游合作企业在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的企业,在新的供货渠道一时未建立的情况下,可能陷入“无米下锅”的尴尬,成为复工企业的硬掣肘。而且,在防疫物资紧张带动效应下,相关原材料、零部件出现一定程度的涨价效应,使复工复产的中游企业还要承担上游涨价的压力,导致流动资金占用增加。


忧结何在?


已复工企业客观存在的上述忧虑,根本在于目前的复工复产在产业协同性方面尚存欠缺。具体到一些处于产业链核心位置的企业,或因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的不协同,包括产能恢复的不协同,特别是下游终端销售环节复工复产的滞后,导致经营上产、供、消的失衡。这充分说明疫情之下供应链、产业链对于个体企业的重要性,也促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复工复产的路径。理想的、高质量的复工复产应该是基于产业链协同的全产业链复工复产。这在疫情防控不平衡情况下,显然存在一定困难,但随着疫情的全面控制,这种不协同或将逐渐修复。


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最大制约或来自疫情之下现实存在需求瓶颈:一是国内消费下降。受疫情管控的影响,线下消费近乎停摆,在线消费虽呈快速增长,却并不能形成替代效应。二是消费能力下降影响。受疫情影响,很多群体特别是从事社会服务业的群体(如出租车司机)收入大幅下降,从而整体上制约了消费端动能。三是国外需求萎缩。国际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中美贸易磋商前景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本已对我国出口需求形成制约,而疫情之下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贸易、旅游等方面采取的限制更令出口需求雪上加霜。随着疫情全球性的爆发,“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求端恢复尚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何以解忧?


产业链上企业复工复产的不协同,终究要反映到企业资金链上来,表现为销售现金流恢复的滞后性,及因此可能形成的整体性债务链扩张与绷紧。实际上,复工复产越往后推延,企业要平衡现金流的压力就越大;相应地,发生整体债务链风险可能性增大。一旦产业链复工复产的不协同造成债务链蔓延,则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的修复。据某企业介绍,企业因疫情净减少1个月现金流至少需3个月才能弥补。


在复工复产初期,企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的短期流动性风险。企业在获得金融部门及时输血后,生产经营得以恢复。这一阶段,各级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在高度站位下的协同,通过清单式的“一对一”帮扶,的确对缓解疫情对实体企业的冲击发挥了非常及时的、有效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复工复产后,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特别来自终端消费市场启动滞后的制约,将导致链上企业整体资金回流缓慢,这或是疫情后期实体企业面临的难题。这种时候,金融帮扶的措施若仍停留在原有的“救火式”的方式显然难以凑效,甚至会把自己“搭”进去。 


因此,金融抗“疫”的策略应相应调整,逐渐由“救火式”、清单式帮扶转向供应链金融,以统筹推进产业链整体修复的,从全产业链视角推动企业高质量复工复产。应围绕“一端一链”(即消费端和产业链)做文章,要溯流而上,从需求终端、供应链提供金融解决方案,通过资金的注入疏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


金融机构扶持的视野应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站在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以核心企业为抓手,搭建自身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上下游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终端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 一方面,通过将信贷资金注入核心企业上下游的配套中小微企业,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从源头上逐个疏通核心企业销售现金回流渠道,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纾解供应链失衡的问题。


  • 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全产业链,向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提供货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等服务,通过推动供应链上各环节资金的顺利归流,有效促进全产业链上企业复工复产的协同性。


  • 此外,积极拓展消费金融。创新适应疫情的“无接触式银行”服务,通过消费金融激活消费市场终端,进而传导至上游企业。从需求端溯流而上,或许是解开目前产业链不协同、推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的有效路径。


毫无疑问,供应链金融为疫情之下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快速修复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路径。反过来,也为商业银行业务渠道的拓展与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打开了银企共赢的空间。当然,供应链金融不仅是简单的将融资从线下搬到线上,它需要银行机构有良好的风控底蕴,需要金融科技赋能,也需要政府端提供相应的配套资源。